“实践证明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雷锋精神永不过时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新征程上,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,更好发挥党员、干部模范带头作用,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,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,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,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,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。(2月24日《光明日报》)
60年前的3月5日,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。从此,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,雷锋精神更是渐渐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。在上世纪80年代,学习雷锋的“一切行动听指挥”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”和刻苦学习的“钉子精神”、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……这些概念成为那个时代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。
如今学雷锋应贴近时代脉搏,不断拓展学雷锋内涵,与时俱进学雷锋,从过去那种停留在上街做好事层面,走向思路多元,内容丰富多彩,精神层面百花齐放,让雷锋精神成为引领社会文明前行的一面旗帜。时代在前进,“雷锋”却一直在我们身边,成为不断传承、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财富。“实践证明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雷锋精神永不过时。”
“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”,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,至少说明,雷锋精神永远没有过时,雷锋精神这一高品位的“时尚元素”仍然是新时代的需要。学习雷锋,不仅仅是记住一个人,而是某种精神,某种品质,继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。学习雷锋既不是一种口号,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,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,对雷锋精神的弘扬与传承。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。雷锋的“五个一”精神之所以永恒,就在于它与敬业、奉献的时代精神息息相通。
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线阳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雷锋同志的话语犹在耳畔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奉献光和热,温暖身边人,照亮前行路。60年来,我们周围涌现出大批“活雷锋”。面对新时期赋予雷锋精神的新内涵,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,怎样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?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在社会环境、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,雷锋精神也在不断融汇新的内涵。与之相应,今天的学雷锋活动,一方面要继承好的做法、好的传统,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容、更多样的形式、更新颖的视角、更多元的载体。
我们今天学习雷锋,就要学习雷锋的高尚品质,从点滴小事做起,从日常生活入手,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大公无私精神贯穿到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中去。在学习上发扬“钉子精神”,珍惜宝贵时间,勤奋学习;雷锋为人民做好事不求名利,心甘情愿地为人民奉献;在社区,我们组织慰问孤残、空巢老人等志愿者服务活动,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;在家庭中,倡导尊老爱老敬老精神…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平平凡凡的雷锋精神,都聚集在“雷锋”这面旗帜下,用一件件小事、一颗颗爱心践行雷锋精神,铸成永不褪色的精神信仰。
让永不过时的雷锋精神引领我们一路前行。今天,我们既要与时俱进拓展内涵学雷锋,更要树立长期学习雷锋精神的思想,“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”做到长流水,不断线,从我做起,从身边做起,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,让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,把正能量不断传递下去,化作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,让雷锋这面旗帜永远飘扬!(吴玲)